龙珠体育“中国智造”时代 喊个建筑机器人替你“上岗搬砖”近期,国家接连颁布多项智能建造利好政策,积极探索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径。2023年1月,北京市首次举办以智能建造为主题的产业发布会。发布会上,《丰台区支持智能建造产业集群发展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意见中提到,要明确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以“真金白银”形成万亿级的智能建造产业集群。
从北京放眼全国,2022年11月住建部公布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名单,北京、天津、重庆等24个城市入选。而在此前,碧桂园、金地、绿地、万科等品牌房企,已经在这些城市中深入开展了智能建造试点项目工作。
随着中国建筑业加速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房地产行业红利见顶,越来越多的房企开始谋求战略升级、开辟新的增长极。除了长租公寓、商业地产等不动产的延伸之外,也有很多房企洞见未来发展趋势,借势智慧建造政策东风,入局“中国智造”万亿蓝海市场。
在探索智能建造的道路上,很多房企选择直接和科技企业合作。2022年4月,越秀地产与华为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签约仪式上,越秀地产总经理林峰表示,双方将携手推进“地产+智能”深度融合,全面落位华为全屋智能“1+2+N”解决方案,打造价值千亿的新派科技高端住宅项目——广州地标“琶洲南TOD”。
有跨行业合作,也有企业自主研发。为提升施工节材率,中建八局研发的自行走溜管清洗机器人,在项目应用中可减少支撑架数量60%,确保钢管100%回收再利用。
对此,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在房地产‘存量时代’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谋求转型发展,对房地产行业而言意味着行业发展模式之变与运营模式之变,也将会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行业生态与行业格局,以及行业的发展方向。”
相较越秀、万科等同为“中国智造”赛道的选手,碧桂园入局时间更早,早在2018年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就提出建筑机器人规划。“我们坚信,科技智慧建造将为地产主业插上翅膀,大大提升企业竞争力。”
2018年,碧桂园成立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智林”)。自此之后,碧桂园布局智能建造“新赛道”。从63亩试验田,“黑灯工地”雏形初现;到随后的几年中,碧桂园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出多项专利,填补行业空白。截至2022年12月,博智林已有33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覆盖30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超600个项目;累计交付各类型建筑机器人超1700台,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超千万平米。
在众多积极有益的尝试之外,也应该看到智能建造想要在短期内快速落地,还需要攻克诸多难题。全国政协委员王美华就曾在提案中提出,“当前,由于跨行业融合难、BIM等成熟前端技术与平台缺乏、核心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以及现场环境的复杂动态性等原因,智能建造在落地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境。”
为解决人才储备问题,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高校从2018年起陆续开设了智能建造相关专业,目前首批毕业生已步入职场近半年,为开辟“中国智造”领域贡献新的年轻力量。
在跨行业融合方面,2021年12月30日,博智林在汕头金平项目首次完成“BIM+FMS+WMS+建筑机器人”多机施工系统的验收。这个基于建筑机器人、BIM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多机施工系统,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建筑行业内均属首创。
“碧桂园针对BIM(建筑信息模型)、装配式建筑和建筑机器人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和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钹表示,虽然我国在智能建造领域的起步相对较晚,但碧桂园的探索和研究,走在了全国乃至世界智慧建造和建筑机器人领域的前列。
虽然同样是以智能建造推动转型升级,在“中国智造”赛道的细分领域,各家房企利用自己的不同优势,研究方向还是有着些许差别。
一部分典型房企如龙湖、万科等,在线上数字化领域布局更多。关于万科数字化,有则有趣的旧闻。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曾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一则消息:“祝贺‘崔筱盼’获得了2021年万科总部优秀新人奖。”作为万科首位“数字化员工”,这位“虚拟职业女性”入职万科集团财务部,催办的预付应收/逾期单据核销率达到91.44%。
受益于龙湖在数字科技领域超百亿的长期投入,龙湖龙智造构建起集GIS、BIM、AIoT、大数据、图形算法引擎、XR(VR+AR+MR)、自主知识产权的空间数据网格(MSD)等于一体的全周期覆盖数字科技体系。
对于这部分房企加码数字化建设趋势,数字化转型资深专家蔡建军指出,相比传统房企,数据会成为这部分转型企业重要的资产。“第一,在企业的运营中,会用数据说话,表现出来的运营效率会更高,投资和决策会更精准,市场的反应会更快;第二,企业会更加关注客户本身,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建立与客户的长期联系和黏性,而不像传统企业仅注重一次性成交;第三,数字化的房企会积极探索新的业务方向,如上述所说的智慧家庭、智慧社区、智慧生活等,探索未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另一部分房企,像中建八局、碧桂园,则更偏好线下机器人建造领域。在苏州华贸中心项目的建设中,中建八局投入使用的吸尘式智能清洁机器人,可实现在施工现场水平地面上遥控行走、自动吸尘、自动收集以及自动清灰的无扬尘式清洁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碧桂园北京区域廊坊凤凰湾和保定珑熙台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也投入使用了多款建筑机器人。其中,地砖铺贴机器人高效作业,不到一分半就能铺一块800*800mm的大块地砖,效率是传统人工的3~4倍,且支持长时间连续作业,能够极大地缩短施工工期。相较人工,机器人的标准化、流程化优势,让成品质量更有保障。
“从实践应用来看,建筑机器人通过高质量、稳定地施工,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工地管理,提高了作业效率,大幅减少了施工的返工率。此外,通过科学的材料算量系统,可以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降低工业污染排放及碳排放。”碧桂园北京区域廊坊凤凰湾项目工程负责人丛立涛如是说。
对于房企来说龙珠体育官方APP下载,建筑机器人带来的效率与质量,成为高效助力施工品质的关键词;而对于建筑工人而言,建筑机器人替代人工作业、环保性强,则为他们大大提升了安全和健康系数。
在碧桂园北京区域的项目建设中,除了地砖铺贴机器人,大显身手的还有喷涂机器人。喷涂,是建筑施工工程中一项常见的工艺。但喷涂过程对身体的健康危害较大,因为喷涂导致的职业病或急性中毒的新闻时有报道。
应用喷涂机器人后,工程师们只需要在APP上远程操作控制参数,就可以自动生成喷涂作业路径,实现高质量的喷涂作业,确保漆面均匀、观感良好。综合喷涂效率100m2/h,约为人工辊涂的4倍,自动作业覆盖率达90%-100%。还有楼层清洁机器人、地坪漆涂敷机器人等,都可以有效减少油漆、粉尘的吸入对建筑工人造成的健康伤害,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有效提升工地的安全性。
“我们希望借助科技赋能推进智能建造,保障施工安全、提升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提升建筑施工综合效益,减轻人工高强度作业的负担以及风险,助力解决工地上‘危、繁、脏、重’四大难题。”博智林副总裁刘震表示。
在“数字经济”战略驱动下,以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与传统建造行业快速融合,深刻地影响着行业生态与行业格局,也给新周期下的房企战略转型提供了新的利益增长点。以智能建造为核心的亿万“中国智造”蓝海市场,正在加速开启。展望未来,建筑机器人的大规模投入应用,还将为房地产行业带来更多可喜的新变化。
一方面,代管代建领域或将成为建筑机器人的用武之地。据不完全统计,百强品牌房企中已有超40家布局代建业务。这其中,既有绿理、金地管理等涉足代建领域多年的行业老兵,也有龙湖龙智造、旭辉建管等后起之秀;既有全国化的大型房企如华润置地、保利发展等,也有地方型深耕房企,例如中原建业。
以碧桂园为例,2022年6月宣布成立科技建筑集团,依托建筑机器人的先发优势,悄然切入蓬勃发展的代管代建市场,探索提升经营效益、“轻重并举”发展的新着力点。
天风证券研报指出,“受益于中小房企压力大和非房企拿地增多带来的旺盛需求,加之城市更新和公共住房有望成为行业增长新动力,代建行业发展空间大。”旭辉建管总裁刘冰洋表示,未来5~10年,代建的市场规模可能增长到1亿平方米左右,收入规模应该能达到400亿~500亿元的营收水平。中指研究院的预计则更为精确,认为未来5年中国代建市场在新订约总建筑面积方面将以23.5%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合约销售额将达3.2万亿元至7.3万亿元。
事实上,当下建筑机器人已不仅仅被应用于住宅建设,而且正逐渐参与到诸多大型施工场景,助力生产安全及施工效率。交通枢纽建设就是建筑机器人拓宽发展空间的地点之一,例如中铁建工参与建设的北京丰台站,博智林参与建设的广州白云站,中建八局参与建设的烟台机场等。
中建科技智能建造研究中心副总经理苏世龙表示,“推动建筑机器人多场景广泛应用,有利于推动建筑业从传统的建造方式向数字驱动的工业自动化先进建造方式,能有效降低工程现场污染,实现全过程绿色建造。”
值得一提的是,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为绿色建筑赋能,也是建筑机器人未来发展的主要定位之一。以博智林研发的流动制砖车机器人为例,此款机器人在全自动工序下,可对建筑废弃物进行深加工,快速转化为花园步道砖等可利用的混凝土制品,即产即销,变废为宝。
不难看出,不断拓宽想象边界的智能建造,正在为建筑业带来无限可能。而更多应用场景的落地,也在正向推动智能建造技术的突破迭新。可以预见,在建筑机器人等众多先进科技的加持下,前景广阔的智能建造市场,将成为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基础。“中国智造”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