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跑道结构pdf《塑胶跑道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塑胶跑道结构.pdf(9页完成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4.0 (22)申请日 2020.01.19 (73)专利权人 北京正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城北街道西关 路20号4号楼11层4-1202 (72)发明人 程久升王振宁刘连硕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代理人 侯巍巍 (51)Int.Cl. E01C 13/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塑胶跑道结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胶跑道结构, 竖直方 向由下到上依次为混凝。
2、土层、 塑胶层以及面层, 所述混凝土层上预留有若干个预留孔, 所述预留 孔为弯孔; 所述塑胶层覆盖在混凝土层上, 且所 述塑胶层中的胶体流入预留孔中。 本实用新型具 有让塑胶层与混凝土层之间的粘接强度更大的 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 CN 211772569 U 2020.10.27 CN 211772569 U 1.一种塑胶跑道结构, 竖直方向由下到上依次为混凝土层(1)、 塑胶层(2)以及面层 (3), 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凝土层(1)上预留有若干个预留孔(4), 所述预留孔(4)为弯孔; 所 述塑胶层(2)覆盖在混凝土层(1)上, 且所述塑胶层(2)中的胶体流入预留孔。
3、(4)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跑道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留孔(4)中布置有布 置管(5), 布置管(5)插入混凝土层(1)中, 而且布置管(5)的形状设置为分叉形龙珠体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胶跑道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塑胶层(2)中的胶体从 布置管(5)的入口处流入布置管(5)中; 在布置管(5)的入口处设置有与布置管(5)一体成型 制成的喇叭口(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胶跑道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置管(5)的剩余管口 处均设置有缩口部(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胶跑道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置管(5)上固定连接 有若干个倒刺管。
4、(8), 倒刺管(8)与布置管(5)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胶跑道结构, 其特征在于: 相邻布置管(5)之间固定连 接有布置杆(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跑道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塑胶跑道中设置有加固 杆(9), 加长杆的一端插入混凝土层(1)中, 另一端插入塑胶层(2)中; 所述加固杆(9)上沿加固杆(9)长度方向开设有通孔(10), 而且在加固杆(9)上开设有 若干个与通孔(10)连通的连接孔(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塑胶跑道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固杆(9)由弹性材料 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塑胶跑道结构, 其特征在于: 在。
5、多个加固杆(9)上固定连 接有将多个加固杆(9)连接在一起的多个连接杆(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塑胶跑道结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杆(12)固定连接 在加固杆(9)的底部。 权利要求书 1/1 页 2 CN 211772569 U 2 一种塑胶跑道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跑道施工的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塑胶跑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塑胶跑道又称全天候田径运动跑道, 是目前广为应用的体育设施。 塑胶由聚氨酯 预聚体、 轮胎橡胶颗粒、 EPDM (三元乙丙橡胶) 橡胶粒、 颜料、 助剂等组成。 塑胶跑道具有平整 度好、 抗压强度高、 硬度弹性适当、。
6、 物理性能稳定的特性, 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线能力和耐老 化能力,有利于运动员速度和技术的发挥, 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 降低摔伤率。 0003 在地面上铺装塑胶跑道时, 一般将塑胶跑道的塑胶材料与混凝土层粘接在一起。 如图1、 图2所示, 在混凝土层1上面覆盖有塑胶层2, 塑胶层2的上面覆盖有面层3, 面层3选用 地坪漆, 地坪漆涂刷在塑胶层2上, 而且在地坪漆上喷涂EPDM颗粒, 增加面层3的摩擦力, 以 及通过面层3对塑胶层2进行防护。 0004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在对塑胶跑道进行布置时, 一般先将塑胶 层2铺在未凝固中的混凝土层1上, 使得塑胶层2与混凝土层1粘接在一起。 。
7、然后在进行面层3 的布置。 但是在长时间的使用后, 混凝土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失效, 由于塑胶层2与混凝 土层1为粘接在一起, 且粘接形式为面贴合, 使得在混凝土层1中的混凝土由于受潮等因素 出现失效后, 塑胶层2与混凝土层1粘接处的粘接程度降低, 使得塑胶层2可能从混凝土层1 上脱离, 使得塑胶跑道发生翘起、 翘边等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塑胶跑道结构, 塑 胶层在与混凝土层接触时, 能够让部分的塑胶材料渗入混凝土层中, 使得塑胶层与混凝土 层之间的粘接强度更大, 塑胶跑道的布置更为牢固; 当混凝土层中的混凝土出现失效的情 况时。
8、, 由于部分塑胶材料已经与混凝土层交叉在一起, 让混凝土层与塑胶层更不易出现分 离。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塑胶跑道结构, 竖直方向由下到上依次为混凝土层、 塑胶层以及面层, 所述混凝土 层上预留有若干个预留孔, 所述预留孔为弯孔; 所述塑胶层覆盖在混凝土层上, 且所述塑胶 层中的胶体流入预留孔中。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当塑胶层与混凝土层接触时, 涂装在混凝土层上的用于 制作塑胶层的胶体渗入混凝土层上的预留孔中, 使得塑胶层与混凝土层交叉在一起, 当混 凝土层和塑胶层成型后, 塑胶层与混凝土层交叉在一起, 让塑胶层能够大量的渗入。
9、混凝土 层中, 塑胶层与混凝土层连接的更全面, 从而连接的效果更好, 当混凝土在长时间的使用后 发生一定程度的失效后, 由于塑胶层与混凝土层交叉在一起, 使得塑胶层与混凝土层的连 接更紧固, 让塑胶层不易与混凝土层发生分离。 在塑胶层铺装在混凝土层上时, 塑胶层将混 凝土层覆盖封闭, 防止混凝土层中的水汽从塑胶层上穿过作用在塑胶层或者塑胶层以上的 说明书 1/4 页 3 CN 211772569 U 3 层中, 从而避免因为水汽的原因而导致塑胶跑道中存在影响强度的气泡等。 0008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预留孔中布置有布置管, 布 置管插入混凝土层中, 而且布置管的形。
10、状设置为分叉形。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使得流入布置管中的胶体在布置管中与布置管紧密贴 合, 而且形成的形状不为直杆, 提高胶体与布置管的连接强度。 0010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塑胶层中的胶体从布置管的 入口处流入布置管中; 在布置管的入口处设置有与布置管一体成型制成的喇叭口。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便于胶体流入布置管中。 0012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布置管的剩余管口处均设置 有缩口部。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在缩口部的作用下, 减少布置管管口在混凝土层中与混 凝土的接触面积, 减少混凝土流入布置管。
11、中, 而且管口未封闭, 使得胶体与混凝土能够在布 置管中进行交叉凝固, 提高塑胶层与混凝土层的连接强度。 0014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布置管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 倒刺管, 倒刺管与布置管连通。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进入布置管中的胶体能够进入倒刺管中, 在倒刺管中形 成由胶体制成的倒刺, 增加塑胶层与布置管之间的连接强度。 0016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 相邻布置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布置 杆。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让多个布置管形成布置管网, 使得工作人员能够一次性 布置多个布置管, 加快布置速度。 0018 本实用新型在一。
12、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塑胶跑道中设置有加固杆, 加长杆的一端插入混凝土层中, 另一端插入塑胶层中; 所述加固杆上沿加固杆长度方向开设有通孔, 而且在加固杆上开设有若干个与通孔连 通的连接孔。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当加固杆插入塑胶跑道中时, 加固杆上与塑胶层和混凝 土层接触的位置处的胶体和混凝土会穿过连接孔流入通孔中, 使得混凝土层中的混凝土与 塑胶层中的胶体在通孔中也进行交叉, 提高塑胶层与混凝土层的连接强度。 0020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加固杆由弹性材料制成。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加固杆布置在塑胶层中时, 减少加固杆对于塑。
13、胶层弹性 的影响。 0022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 在多个加固杆上固定连接有将多 个加固杆连接在一起的多个连接杆。 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让工作人员一次性能够布置多个加固杆。 0024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 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加固杆的 底部。 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使得连接杆布置在混凝土层中。 0026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将塑胶层与混凝土层交叉在一起, 使得塑胶层与混凝土层的连接更紧固, 让塑 说明书 2/4 页 4 CN 211772569 U 4 胶层不易与混凝土层发生分离; 。
14、2.通过设置布置管, 提高塑胶层与混凝土层的连接强度; 3.通过设置加固杆, 进一步提高塑胶层与混凝土层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0027 图1为现有技术中塑胶跑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塑胶跑道结构分层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塑胶跑道结构分层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布置管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加固杆的示意图。 0028 图中, 1、 混凝土层; 2、 塑胶层; 3、 面层; 4、 预留孔; 5、 布置管; 6、 喇叭口; 7、 缩口部; 8、 倒刺管; 9、 加固杆; 10、 通孔; 11、 连接孔; 12、 连接杆; 13、 布置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以下结合附。
15、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0 参照图1、 图4, 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塑胶跑道结构, 竖直方向由下到上依次为 混凝土层1、 塑胶层2以及面层3。 0031 首先通过混凝土浇筑形成混凝土层1, 混凝土层1表面水平。 在混凝土层1上预留有 若干个预留孔4。 预留孔4为弯孔。 0032 将环氧聚氨酯、 纳米硅PU等材料按照顺序倒入热熔机中, 加热到100度, 搅拌2- 3min后加入催化剂继续搅拌直到塑胶材料搅拌均匀, 然后将搅拌好的塑胶材料铺摊在未凝 固的混凝土层1上。 如果环境温度较低, 则需要在搅拌时添加适量的乙酸乙酯进行稀释, 保 证胶体可以自流平。 待胶体凝固后形成塑胶层2。
16、。 其中, 环氧聚氨酯选择XLZ-1731环氧聚氨 酯重防腐面漆; 纳米硅PU选择WELSAIAR水性硅PU。 催化剂选择环氧树脂用活性增韧剂。 0033 其中, 混凝土层1上存在若干个预留孔4, 当塑胶层2与混凝土层1接触时, 涂装在混 凝土层1上的用于制作塑胶层2的胶体渗入混凝土层1上的预留孔4中, 使得塑胶层2与混凝 土层1交叉在一起, 当混凝土层1和塑胶层2成型后, 塑胶层2与混凝土层1交叉在一起, 让塑 胶层2能够大量的渗入混凝土层1中, 塑胶层2与混凝土层1连接的更全面, 从而连接的效果 更好, 当混凝土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发生一定程度的失效后, 由于塑胶层2与混凝土层1交叉 在一起,。
17、 使得塑胶层2与混凝土层1的连接更紧固, 让塑胶层2不易与混凝土层1发生分离。 在 塑胶层2铺装在混凝土层1上时, 塑胶层2将混凝土层1覆盖封闭, 防止混凝土层1中的水汽从 塑胶层2上穿过作用在塑胶层2或者塑胶层2以上的层中, 从而避免因为水汽的原因而导致 塑胶跑道中存在影响强度的气泡等。 0034 为了让混凝土层1上的预留孔4不会因为混凝土的凝固而收缩变形, 影响胶体的进 入, 在预留孔4中布置有布置管5, 布置管5插入混凝土层1中, 用于将预留孔4撑开, 而且布置 管5的形状设置为分叉形, 例如T形或者Y形, 使得流入布置管5中的胶体在布置管5中与布置 管5紧密贴合, 而且形成的形状不为直。
18、杆, 提高胶体与布置管5的连接强度。 其中, 胶体从布 置管5的入口处流入布置管5中。 为了让胶体便于流入布置管5中, 在布置管5的入口处设置 有与布置管5一体成型制成的喇叭口6, 在喇叭口6的作用下, 扩大布置管5的入口, 让胶体更 说明书 3/4 页 5 CN 211772569 U 5 容易流入布置管5中。 0035 在布置管5的剩余管口处均设置有缩口部7, 在缩口部7的作用下, 减少布置管5管 口在混凝土层1中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 减少混凝土流入布置管5中, 而且管口未封闭, 使得 胶体与混凝土能够在布置管5中进行交叉凝固, 提高塑胶层2与混凝土层1的连接强度。 0036 另外, 为了。
19、进一步提高混凝土层1与塑胶层2的连接强度, 在布置管5上固定连接有 若干个倒刺管8, 倒刺管8与布置管5连通, 使得进入布置管5中的胶体能够进入倒刺管8中, 在倒刺管8中形成由胶体制成的倒刺, 增加塑胶层2与布置管5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而增加混 凝土层1与塑胶层2的连接强度。 0037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塑胶层2与混凝土层1之间的连接强度, 参照图3、 图5, 在塑胶跑 道中设置有加固杆9, 加固杆9由弹性材料制成, 例如橡胶、 硅胶等, 加长杆的一端插入混凝 土层1中, 另一端插入塑胶层2中。 而且在加固杆9上沿加固杆9长度方向开设有通孔10, 使得 加固杆9整体呈管型, 而且在加固杆9上开设。
20、有若干个与通孔10连通的连接孔11, 当加固杆9 插入塑胶跑道中时, 加固杆9上与塑胶层2和混凝土层1接触的位置处的胶体和混凝土会穿 过连接孔11流入通孔10中, 使得混凝土层1中的混凝土与塑胶层2中的胶体在通孔10中也进 行交叉。 0038 在塑胶跑道中设置有多个加固杆9和多个布置管5, 使得塑胶跑道由多个加固杆9 和多个布置管5进行加固, 使得塑胶跑道中的混凝土层1与塑胶层2之间的连接强度更大, 不 易出现分离。 而且为了让工作人员便于布置多个加固杆9, 在多个加固杆9的底部固定连接 有将多个加固杆9连接在一起的多个连接杆12, 使得多个加固杆9连接在一起时, 多个加固 杆9和多个连接杆1。
21、2连接在一起, 让工作人员能够一次性布置更多的加固杆9, 使得工作人 员的布置工作更为方便。 0039 参照图3、 图4, 在相邻布置管5之间也固定连接有布置杆13, 使得多个布置管5形成 一个网形, 便于工作人员布置。 0040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 型的保护范围, 故: 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形状、 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 均应涵盖于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 说明书 4/4 页 6 CN 211772569 U 6 图1 说明书附图 1/3 页 7 CN 211772569 U 7 图2 图3 说明书附图 2/3 页 8 CN 211772569 U 8 图4 图5 说明书附图 3/3 页 9 CN 211772569 U 9 。